邵宇

您的位置:纪念馆首页 相关报道 正文内容
邵宇:从大孤山走出的红色书画家
2011-07-07    浏览(318)    作者:邵宇    来源:邵宇 官方网站

革命战士的传奇人生

镇的古老,山的名盛,加之千百年来各种文化的交流、融汇、发展,形成了大孤山独特的文化底蕴。1919年8月21日,邵宇降生在这个码头小镇,作为贫苦农家的孩子,邵宇从记事儿起就跟着姐姐到镇上讨要施舍,但是生活的困难并没有埋没他的绘画才能。他喜欢站在大洋河岸边,看黄昏落日余辉,把河面照得通红;他喜欢身入青翠绿幽的大孤山中,攀登古树,遥望波涛汹涌的黄海……家乡秀美的山河是他童年时眼中最美的图画,也是他走向艺术之路的开始。

“我在做着不虚度此生、虚无缥缈的梦,可似乎我更大的愿望是不作‘亡国奴’,有机会就越过山海关到北平去……绘画把我引入了一个审美的世界,同时又把我拖进不公道的人生,我画过生生死死在家乡黑土地上的贫困老农,可是更多的是只能刻画在我心灵中那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的悲惨图画……中国,中国人,在被瓜分和屠杀着……”

在家乡上完了小学和中学,邵宇考入了沈阳小河沿美术专科学校,他在《回到童年》一文中,这样回忆着家乡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的悲惨景象,他的内心充斥着强烈的震撼和愤慨。

“我们的目标是考进北平的美术学校,我们的志愿是抗日救国,收复失地,打回老家去。”怀着这样的豪情壮志,1935年,邵宇和一位同学登上了由奉天经过山海关去北平的列车。

到了北平不久,邵宇就考进了北平艺专。在这所集结了一批进步艺术人士的综合艺术学校里,他不仅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而且政治觉悟也不断提高,很快加入了地下党。1937年,北平沦陷。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经天津转道香港到达湖南,从事文化界抗敌后援会工作,并于1940年末参加了皖南新四军。

1941年1月4日,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历史惨案“皖南事变”。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军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英勇奋战7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或被俘。叶挺军长和军部8个干部隐蔽在一片竹林里,邵宇也在其中。由于国民党军缩紧包围,已经冲不出去,在叶挺下令毁掉武器后,他们被捕了。叶挺被国民党扣押,邵宇和其他新四军将士一道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

巧妙地与敌人周旋,坚拒敌人的种种“劝降”、平静而坚忍地面对残暴的审讯……在这座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里,邵宇经历着游离在生死之间的战斗,经受住了炼狱般的考验,也度过了一生最难忘的日子。

“这算是平静的一天!这也是自由的一天!任凭你罗网密布,怎挡得生命向真理飞跃!” 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成功越狱后,邵宇和著名书画家、木刻家赖少其回到了根据地。

不久,党组织给他俩都分配了新的工作。邵宇被分配在《苏中报》工作,后相继任专区工农科长、区委书记、地委及旅部秘书及苏中新华分社副社长等职。历经磨难后,又投入了新的战斗……

红色书画家的激情岁月

“‘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北三省,当时我在孤山第二中学读书……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书外,鲁迅翻译的《出了象牙之塔》、《走向十字街头》、《苦闷的象征》等哲理性的书,使我大开眼界……我想,我要成为一个文学家和艺术家。”

在邵宇的传奇一生中,革命和艺术作为两个“关键词”是不可分割的。即使是少年时代关于艺术家的想法,也是在这样现实的大背景下萌生的。革命的洪流是他创作灵感的源泉,战斗的经历赋予他无限的创作激情,革命的理想和信仰激发着他难以抑制的创作欲望。

投身革命队伍初期,邵宇在茅盾主编的《文艺阵地》上发表了《会议》等素描作品,并在《力报》、《申报》上发表了他的《无妻之夫》、《无母之儿》等第一批木刻作品,并以满腔的热情连续创作了50幅木刻连环画《反动派的滔天罪行》;作为一名曾被囚在上饶集中营的战士,他越狱后继续用画笔作武器,以自身经历为主题,创作出《上饶集中营》、《千山万水》两本画册,控诉国民党反动派对抗日将士的残酷迫害,刻录下新四军战士寻找革命队伍坚忍不拔的精神,使这段历史得以艺术再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邵宇来到《东北日报》担任通讯采访部长。这期间他在黑龙江东安地区参加了土地改革,黑土地上暴风骤雨的土改场景给了他巨大的创作灵感,他拿起笔,饱蘸激情地创作了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长篇连环诗画《土地》——

“……土帮土来土成墙,穷帮穷来穷成王,穷人团结一条心,吐口唾沫变成江,抱葛屯的穷人变了样。抱葛屯改名叫‘翻身屯’,穷人大伙把农会选,小二选上了农会主任,王奎五也选上了农会委员,一轮红日平地起,光芒万丈照晴天。”

在饱经苦难的东北人民摆脱亡国奴之苦两年之后,共产党所组织的工作队进入光复了的土地,面对经受千百年封建  压迫与统治的劳苦大众,他们在盼望什么?向往什么?邵宇在《土地》这部作品中做了回答,《土地》也成为了解放地区土改工作者工作上参考及广大劳苦农民精神上的养分。这一作品也受到了徐悲鸿先生的高度赞赏,认为其画风“用来描写中国社会非常适合,简约、紧凑、扼要而极具力量”,并亲自写文章在《人民日报》介绍邵宇的连环画。新中国连环画事业开拓者和带头人,邵宇当之无愧。

“新中国的建立,对邵宇来说,他太兴奋了,他差不多天天都在感情激动的强烈冲击下度过,他画了一幅又一幅……《人民日报》在一段时间内天天有邵宇的速写见报,这速写定名为‘首都速写’……”邵宇的夫人沈尹在《回忆邵宇》一书中写道:“他常常对我说,‘我要画,要用心来画,来歌颂新中国的诞生和旧中国的灭亡’。邵宇常说时间不够用,他说白天要工作就晚上画,常常画到深夜。认为晚上不该睡觉,睡觉是浪费。”

1950年,沈尹去云南出差回来,邵宇已经奔赴朝鲜战场了。“我要使自己坚强起来……邵宇在前线,虽然艰苦,虽然危险,我相信他一定会英勇地到最前线,到战士中去,他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反映前线英雄的作品的,这样,我也是光荣的。”怀着深深的牵挂和思念,沈尹深情地写道:“一年后,邵宇终于回来了,他带着战场上敌机的轰炸声;他带着战士们对祖国亲人的问候回来了;他的行李袋里肯定装满了他的战地速写……”

“在朝鲜战场上有多少这样的桥,它被敌人炸过多少次了,你看,桥还是桥,桥——坚实骄傲地站着,车开过去,队伍在前进,它——是我们英雄的人民工兵的化身,它——是一座永远的桥!”画,画得大气;诗,写得豪放。在硝烟弥漫、敌机狂轰滥炸的战场上,《炸不断的桥》、《行军》、《志愿》等组图就这样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的速写本上……一年后,邵宇和魏巍等一批新闻、文艺工作者回到祖国,魏巍在《人民日报》发表了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邵宇也连续发表了朝鲜战场速写画。

从战场回到祖国,邵宇又有重任在肩。他先后担任《人民画报》总编辑、《人民日报》美术组组长、人民美术出版社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速写本也总是不离身。

“邵宇同志所作速写稿,成千上万。每一幅都是为祖国、为人民而作。他以新闻记者的敏感作画,一面作画,一面配诗,才思敏捷,造型准确……”正如赖少其在题为《邵宇同志不朽》的追忆文章中写的这样。邵宇跋山涉水,风尘仆仆,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不辞辛苦走出国门,从木刻到油画,从速写到国画,他的画笔越握越紧,画风愈发刚劲有力,使一幅幅具有强烈时代感和艺术震撼力的成功之作纷纷问世。这里有赞美祖国各地的大好风光以及建设成就的,如《在我们的首都》、《在祖国的边疆》、《内蒙古访问记》、《新疆行》、《大庆速写》、《邵宇·速写·香港》、《长江行》等;有充分反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代表作《办喜事》、《迎新娘》;有反映域外文化的《在英雄的古巴》、《亚德里亚海滨的红花》、《在日本的日记》等。此外,以古稀之年,他还主持出版了《中国美术全集》,被称为“当代中国的传世巨作”、“古今中外惟一最周全、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美术权威套书”,为我国的美术出版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难以割舍的浓浓乡情

“一九八八年十月八日,我有机会回到我阔别了五十三年的故乡—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大孤山镇。在这里回到我的童年,寻找我走向艺术的道路。回到家乡,我觉得一下子年轻了五十多年。对家乡来说,虽说我已经是一个老年人,可是仍是他们的儿子……”

1988年的金秋十月,大孤山这片故乡的热土铺满了丰收的金黄色。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唤醒着邵宇的记忆。青春年少时,邵宇离开大孤山参加革命,直到两鬓斑白才踏上故乡的土地,该是对故乡怎样的眷念和牵挂,才让他在《回到童年》一文中写下这样深情的语句。

“故乡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朴实的乡土民风,是自己后来能参加革命和成功走上艺术之路的良好铺垫。”在回顾自己的成长道路时,邵宇这样认为,是家乡的这片沃土赋予了深厚的根基,让他对家乡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感情。

在一座用黄泥打成的古老民宅前,邵宇止住了脚步,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大孤山的一段民谣:“大孤山,三板宝,黄泥打墙墙不倒,闺女丢了娘不找……”他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母校孤山中学的校园,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校舍,听着朗朗的读书声,他挥笔题写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八个大字。

邵宇先生的此次故乡之行,曾任丹东日报摄影美术部主任的郝永铨曾有幸陪同。令他没想到的是,这位在他眼里崇敬万分、赫赫有名的大家,竟是如此的谦虚谨慎、平易近人、温厚慈祥。“邵宇先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大孤山、凤凰山、东沟县地震观测站……每到一处,他都拿出画笔、摊开画板作画,为景区题词。”郝永铨一边回忆,一边向记者讲述着,“在丹东丝绸印染厂,可能时间比较紧,我没看到他现场作画,但第二天我就在他房间的速写本上看到,一幅企业生产车间的场景跃然纸上,复杂的机械齿轮都在他的笔下格外细致、生动,就像我拿的照相机照下来一样。”这一情景令郝永铨记忆犹新,至今仍令他兴奋和感动的是,邵宇还给他一幅内容为“水仙”的赠画,画面简洁,笔触豪放,意蕴深刻。郝永铨将这幅画装裱并收藏起来,时不时拿出欣赏,总是深感怀念、备感温暖。

1992年6月4日,因心脏病突发,邵宇在深圳溘然辞世,享年73岁。

在庆祝建党90华诞之际,我们再次缅怀邵宇—这位从大孤山走出的红色书画家、孜孜不倦的美术活动家、忠诚文化事业的出版家,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士型艺术家,他笔下定格的一个个经典画面、一段段燃情岁月,已经凝铸为一种永恒的红色记忆,历久弥新,充满力量。

标签:邵宇
分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给力评论,说两句!  共有 0 条评论